当前位置:主页 > 公告栏 >
古蜀文明-三星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始终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古蜀文化是构成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图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
    三星堆,神奇的古蜀王国遗址,位于中国四川广汉城东的鸭子河畔,因其古蜀文明遗址内有三个起伏相连的三个黄土堆而得名。三星堆文物向人们展示出一个文化斑斓无限精彩的古蜀社会,它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三星堆文物展现了古蜀人们对太阳和神鸟的强烈崇拜,也表达了古蜀人对生命和运动的放歌,蕴藏着中华民族在遵循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非凡智慧和奋斗精神。对三星堆古蜀文化进行挖掘和阐发,从中吸收营养,转化形成为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当前面临的十分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
    “文化自信”来自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与传承,来自对民族根魂的认知与坚守,有了“文化自信”,我们信心十足,就能“信仰坚定”,就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奋勇前行。
    “格物”而“致知”,“致知”而“格物”。只有探索事物的本质才能真正认知事物,只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方可深入探索事物。任何一个事物都会经历产生、发展与消亡,在这个过程中,事物的发展不仅有其因果逻辑关系,而且也与其它事物互为依存,一并前行。三星堆文明有其独立起源,也与中原文明密不可分,它底蕴深厚,影响深远,体量庞大,纵伸辽阔。三星堆的器物特征与它背后的思想文化不可分割,其思想文化同样与中华民族的文明源头不可分割。时间上的前后因果和空间上的对立统一是探索宇宙的钥匙,也是破译三星堆文明的有力武器。
    “鸭子河”结缘“三星堆”,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鸭子河”中的“鸟”能达“三界”,上能天际翱翔,中能林间栖息,下能水中潜巡,当神鸟的身躯穿越时空的遂道,回归古蜀国的文明时代,“鸭子”河便留下“甲子”这个时空的印记,六十甲子最古老的用途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这就是万年历法。据说,天干地支的发明者是四五千年前上古轩辕时期的大挠氏,是中华民族最早、最伟大的发明创造,它的出现引领并拉开了我们探索古蜀文明的序章。 
    六十甲子来源于土水木三星的天文相会现象。木星绕太阳一周约十二年,土星绕太阳一周约三十年,水星绕太阳一周约0.25年,它们之间的最小公倍数是六十年,也就是说大约六十年,土、水、木三星相会。“三星堆”的取名是纯属巧合,还是中华民族的超人智慧或者道之使然?留给人类去探索。
    “月亮湾”结缘“三星堆”,有其独特的天文涵义。与三星堆隔河相望,有一个高出地面两头尖中间弯的月牙儿似的台地,叫月亮湾,我们称之为“三星伴月”。“三星”为土星、水星、木星,“月”代表地球,它们都是太阳系的行星。这些外部特征,注定了三星堆文明的深邃。
    “青铜神坛”是天地人三界的写照,展示出古蜀人的宇宙观。“通天神树”是天文历法的缩影,折射出古蜀人对自然时空的认知。“纵目蚕丛青铜像”是第一代蜀王的化身,映射出古蜀人对太阳的崇拜。“青铜大立人”是群巫之首,反映出王权、神权于一身的重任……我们可以从三星堆出土的文物读出天人合一、人神互通的原始宗教观念,日神崇敬及三界之中的时空观。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只要我们追宗事物的根源,遵循事物发展的脉博,就能揭开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让中华文明薪火相传。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三星堆如同一座宝藏,让我们书写文物背后的故事和传说,把古蜀文化变成一种内生的源泉动力,作为我们的营养,像古代圣贤那样格物穷理、知行合一、经世致用,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
 
 
—木子
上一篇:《国学经典名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