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相学天地 > 基本理论 >
气色相
    气色,指颜面和形体的色泽,是"气"与"色"的集合。气色相,即颜面与形体气色的形相。相学认为气色的形相可反映一个人的性情贤愚、寿天贵贱。清陈钊《相理衡真》曰:"泛游子面上者谓之气,显于外者谓之色。现于皮上者谓之居,充乎皮里者谓之气,皆发于五脏也。五脏,神之所居,将有吉凶,则莫不皆先应之于色,而见之于面也。是以一面部位气色发散,隐现出皮,故炎祥得以言,吉凶得以断,祸福得以知。"相学还认为气和色的关系,如同油与灯,油清而后灯明,油浊而后灯暗,油尽则灯灭。人也一样,气舒则色畅,气畅则色润,色润则光泽华美夺人。相反,禀气枯浊,其色必然昏暗不明,故而以气畅色润者为佳.相,主福寿荣华。气偏色焦,气滞色枯,或形如槁木,心若死灰,气促不均者则为禀气浅薄的贫贱不寿之相。气色相的命理体系颇繁,有以气色配合阴阳五行与四季五方论人命禄的九州八卦干支气色说,有以气色配合二十四节令的气色之说,还有专以十三部位来推人吉凶的流年运气部位之说。有些气色说还与中医理论结合,因此在民间流传甚广。
上一篇:相气色    下一篇:九州气色相